本报综合消息本报近日一篇《记者目击交通拥堵》的报道,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等“病症”?专家就此开出“药方”。他们认为,在加大对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投入的同时,要注重加强科学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公安部部长助理杨焕宁表示,交通管理部门将充分借助专家的特长,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要注意避免短期行为,正确把握实施畅通工程紧迫性和长期性的关系,为实现畅通工程总体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介绍,51%的日本人选择公交车出行,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他建议,要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提倡公交优先原则,并在公交企业中大力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充分挖掘现有城市道路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输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裴玉龙、建设部城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林认为,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当前国内一些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都计划从国外引进轻轨列车,这种风不可长。在尚未对城市交通现状、发展前景和客流量作出详尽、科学分析前,不宜盲目上耗资巨大的城市轻轨项目,否则得不偿失。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教授杨晓光、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小明提出,城市交通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管理和畅通。近年来,许多城市陆续对早期建设规划进行了修改。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和统一,在布设商业服务性大型公共场所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道路功能和交通规划进行,以免大量人流集中到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造成拥堵。